碧水源膜科技:用新型膜技术化解行业痛点新闻 - 中国技术市场报

碧水源膜科技:用新型膜技术化解行业痛点
2020-09-10 08:41:02   来源:    
评论:0

  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它在湖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方舱医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ICWT)运输、安装、调试,保障
  有一家这样的企业,它在湖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方舱医院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ICWT)运输、安装、调试,保障医疗污水的高标准安全处理,在恩施连日暴雨导致自来水无法供应的危难时刻,连夜驰援4台应急供水车,为恩施城区居民第一时间提供安全饮水。它与时间赛跑,成功助力方舱医院抢建,它与汛情抗争,提供安全饮水责无旁贷。

  它就是碧水源!碧水源一直致力于通过自主创新膜技术为国家“治理水环境、开发新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作为碧水源集团的研发与制造基地,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膜科技”)承载着推动膜行业发展前行的使命,它瞄准市场需求,坚持技术创新,在膜产品、工艺、装备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碧水源研发中心副主任夏建中博士介绍,碧水源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拥有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众多创新平台。

  他提到,碧水源拥有一支以资深膜专家领衔,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200余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员工总数30%以上。在研发团队中,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青年工程师、北京市劳动模范、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中关村十大海归新星、膜行业优秀工程师层出不穷。

  攻克污水资源化关键技术的痛点

  污水资源化是解决水脏问题的关键。MBR技术作为污水资源化领域“最佳可行技术”。据了解,我国目前投入运行的MBR系统累计处理能力超过1500万m3/d,其主要膜形式分为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两大类,两者各具优点及不足,中空纤维膜根部毛发积累难清洗、平板膜低装填高成本问题一直是业界痛点。

  碧水源膜科技代攀指出,“碧水源在环保领域发展了20年,作为国内MBR技术的开拓者,MBR市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曾于200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可以说,碧水源MBR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作为环保龙头企业,我们肩负着社会责任与使命,针对MBR领域的应用痛点问题,我们仍需要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她还介绍,碧水源自主研发的阵列膜,采用狭缝挤出拖曳式涂布技术及先进的微波成型和均质复合工艺制备,完美整合了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的双重优势,装填密度高、可原位清洗、维护方便、自修复及抗污染性强,其组器吨水曝气能耗较中空纤维膜系统降低30%以上。阵列膜一经亮相,便得到以清华大学为首成立的业内权威机构——北京膜学会的高度认可。

  天津碧水源膜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宏康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如北京、天津、雄安、江苏、浙江、昆明、深圳等陆续发布了比国家污水处理标准更为严格的地方污水处理标准,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地表水Ⅳ类标准或更高,其中总氮限值在5-10mg/L。

  针对MBR工程总氮达标需求,碧水源近年来也开展了大量深度脱氮技术研究,通过对大量MBR工程跟踪调研发现,MBR系统吹扫曝气可有有效控制膜污染,但膜池高溶解氧浓度会导致污泥自身氧化而使膜池总氮升高。碧水源开发出了无曝气振动MBR装备,采用非曝气吹扫方式控制膜污染,大大提升了MBR脱氮能力并降低运行能耗,目前该产品正处于产业化推广阶段。

  开创饮用水净化纳滤技术应用先河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针对饮水不安全问题,碧水源自主研发的纳滤膜既能高效去除水体中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消毒副产物和重金属等微量污染物,又能保留一部分有益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碧水源开创了饮用水净化纳滤技术的应用先河,但纳滤膜的原材料无纺布和聚砜一直依靠国外进口,其成本占总原材料总成本的60%左右,属于国产纳滤膜制造企业被国外’卡脖子’的关键原材料。”北京碧水源分离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彦斌介绍到,“目前,碧水源研发团队创造性进行学科交叉探索,用锂电池隔膜替代纳滤膜的原材料无纺布和聚砜,可摆脱国产膜原材料长期依靠进口的束缚,解决原材料‘卡脖子’问题。”

  行业资深专家、清华大学副教授王小毛曾公开表示,聚乙烯隔膜生产过程更加绿色环保,不产生含有机溶剂的废水。而且,聚乙烯隔膜的厚度只有无纺布/聚砜复合层的1/6。碧水源研发的新一代纳滤膜(PENF)将具备超薄、高装填、抗污染等优势,是膜行业跨时代的创新产品。

  据水利部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统计,2018年,全国生活用水总量859.9亿吨。如全国全面采用PENF膜进行水处理,总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8亿平方米,市场前景巨大。

  在创新引领下,碧水源将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完善产业链,为治理水环境、开发新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在全球视野中彰显中国企业的巨大创新力量。

聚焦更多热门资讯请扫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刊发的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中侵犯了某个媒体或个人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信息。